奮發有為打造全面開放的“廣東樣本”

■ 深圳特區報特派記者 周元春 葉志衛 方慕冰 石義勝

改革開放是廣東發展中最顯著的“基因”。多年來,廣東大力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著力培育開放合作新優勢,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進一步形成。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要求廣東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高的目標要求、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這是總書記著眼新形勢,對廣東對外開放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連日來,在粵全國人大代表、住粵全國政協委員表示,在新時代新起點上,要以更加積極的思考、更有為的行動,為全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更多“廣東經驗”。

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全面加強開放合作能力

廣東地處我國東南沿海,毗鄰港澳,對外開放有區位、歷史等優勢。代表委員們認為,廣東要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要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要支持通信產業聯合走出去。”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信息通信行業協會副會長、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高級副總裁樊慶峰表示,在“一帶一路”建設推進期間,中興通訊作為通信企業的代表,和沿線的60幾個國傢和地區有瞭一定的合作基礎,共享、共建、共商,從而惠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傢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

“廣東要形成海洋對外開放的新格局,要進一步推進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產業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海洋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東盟研究院院長寧凌表示,廣東可與沿線各國建設海洋產業園,進行深入合作台中富士通冷氣。同時充分發揮廣州、深圳、珠海、汕頭、湛江五個廣東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的作用,與他們的沿線友好城市港口聯盟建設。

“聽瞭總書記的講話,企業‘走出去’的信心更加堅定瞭。”全國人大代表、廣東銀鵬動力設備有限公司監事、技術總監翁一嵐表示,企業的發展要積極融入國傢“一帶一路”建議。同時,他提出,由於境外遠洋漁業基地建設投資大、風險高,單靠企業自身力量難以承擔,建議政府進一步加強統籌引導,發揮好金融等對海洋漁業基地建設的支持作用。

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代表國傢參與全球競爭的主力軍

“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點,將成為代表國傢參與全球競爭的主力軍。”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政協副主席、民進深圳市委會主委陳倩雯說。

代表、委員們對此表示認同。大傢認為,要以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為契機,打造全面開放的“廣東台中家電行推薦樣本”。

“廣東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這一‘大機遇’,做好‘大文章’。”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說。他建議,鼓勵和支持大型央企、民企在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香港、澳門設立國際總部,同時在大灣區內實施更加優惠的境外資本和企業進入政策,鼓勵世界名企設立區域總部或創新研發中心,打造中國資本和中國企業走向全球的“橋頭堡”。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國傢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局長王景武認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資金自由流動,保障真實、合法、合理的市場需求,能最大限度得到滿足對擴大金融開放有重要的意義。“建議粵港澳大灣區建立健全跨境資金流動管理的法律法規,完善相關業務數據系統和事中、事後監管的長效機制,守住不發生風險的底線,維護國內金融市場穩定。”

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多配套服務

要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如何營造良好的“引進來”“走台中家電特賣出去”環境十分重要。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施宗偉說,在新時代,廣東必須爭創新優勢,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特別是要著力營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推動實現貿易投資便利化。

“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對我們的工作提出瞭新要求。”全國人大代表、海關總署黨組成員、廣東分署主任李書玉表示,海關部門將進一步研究重大決策和部署。對廣東而言,將進一步優化粵港澳大灣區內海關、口岸的監管體系,打通阻礙屏障,用好特殊監管區的政策,發揮優勢。同時,還要加強和香港、澳門等進出口監管部門的合作,形成信息互通、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的機制,減少三地貨物、人員交流中的重復檢查。

“新時代新征程,要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打造成既有國際標準也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企業。”全國政協委員、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說。

代表、委員們認為,企業“走出去”,需要更多的法律等專業、配套服務的支持。“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在當下仍然面臨著融資難、配套服務弱等問題,建議給予民營企業‘走出去’更多立法、金融、稅收等服務支持,為企業在當地發展創造更好營商環境。”全國人大代表、宜華集團董事局主席劉紹喜說。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列玉表示,按照總書記的要求,要進一步研究“一帶一路”對外投資中的法律問題,練好法律基本功,為廣東企業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傢與地區投資提供法律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國眾聯行資產評估土地房地產估價規劃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西勤說,在推動全面開放中,資產評估行業及其從業人員、專業人士也可以發揮優勢。“企業‘走出去’需要評估行業為其對外並購戰略、盡職調查服務、投資項目評估、境外資產管理等提供專業報告或意見。未來,資產評估行業應朝著多元化、國際化、標準化方向發展,著重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滿足企業海外投資的多樣化咨詢服務。”

近年來,廣東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蓬勃發展,不少廣東企業走在全球前列。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東莞市唯美陶瓷工業園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建平表示,要更加重視外貿知識產權保護,“在對外投資審批中更多審查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情況,保護合法經營企業的正當海外權益”。

(深圳特區報北京3月12日電)
arrow
arrow

    gee048mq6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